近日,微信发布公告称,对QQ音乐、QQ浏览器、多多直播、知乎、好看视频、小红书等多个产品的违规外部链接进行限制处理,对违规链接不再提供微信内直接打开的服务,用户可以点击“继续访问”或者通过“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”的形式进行访问。
被点名的前两位是腾讯自家产品,因此有网友调侃,“腾讯狠起来连自家App都不放过”。但是微信能否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,还有待具体观察。
微信作为事实上的全民社交平台,早就具备了很强的公共属性,一举一动备受关注。在国家层面强化反垄断的大背景下,微信对违规外链的打击更加不是企业私事。
对用户来说,用“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”这种方式打开第三方App会更繁琐,违背了互联网“互联互通”的本义。但是,有些第三方App利用微信作为导流平台,动辄出现弹窗误导、胁迫跳转或下载APP,像牛皮癣一样让用户不胜其扰,也是事实。这是舆论支持微信对外链进行规范治理的民意基础。
重点是,规则是否公平合理,执行是否一视同仁。
微信早就发布了相关规范和协议,但是舆论也一直有“选择性执法”的疑虑,怀疑腾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管控严厉,对自家与合作伙伴的产品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此次微信公开点名QQ音乐、QQ浏览器,可视为争取公众信任的努力,但这还不够。
如何对待第三方链接,不光是微信需要权衡的问题,更是互联网平台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。
国内互联网巨头互相屏蔽竞品外链早已是行业通行做法,火星文一样的分享方式给用户造成无尽困扰。另一方面,一些公司在其他平台上粗暴的导流、获客方式,也极大伤害了用户体验。
常见的景象是,一方指责对方“垄断”“限制竞争”,另一方指责对方“骚扰用户”,而事实上可能双方都在拿用户当挡箭牌。
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11月发布的《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指出:平台经营者通过搜索降权、流量限制、技术障碍、扣取保证金等惩罚性措施实施的限制,因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产生直接损害,一般可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。
反不正当竞争、尊重用户,都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。巨头打架、用户受伤的局面,不能再继续了